qc302 xz05 90e0h
976 87932 x20104
当前位置:FX168财经网 >> 观点 >>

广西自然博物馆新展“恐龙:从神话到科学”启幕

时间:2025-10-13 14:02  |  来源: 新华网   |  阅读量:8561  |  

广西恐龙展用3D打印、AI等技术揭开古生物进化史

“数字魔法”让史前巨兽“穿越”到眼前

消失的史前巨兽如何被“唤醒”?3D打印的恐龙究竟能有多逼真?数字技术又藏着多少“黑科技”?10月12日,广西自然博物馆新展“恐龙:从神话到科学”热闹启幕,大批小恐龙迷兴致勃勃赶来,一同探寻恐龙的“前世今生”,近距离感受科技为古生物复原带来的震撼力量。

在“恐龙”这一名称诞生前,埋藏于地下的巨大骨骼常被古人想象为神话中的“龙”或“巨人”,而科学的进步,则颠覆了人们的认知。但恐龙曾一度被复原为笨拙的“冷血蜥蜴”,随着全球古生物化石的不断发现,鸟类被证实为恐龙的直系后裔,恐龙也彻底告别了电影《侏罗纪公园》中那个经典却已过时的形象。

从神话传说到“冷血蜥蜴”,再到“毛茸茸的祖先”,展览通过丰富的实物与图文,清晰展现了这一科学认知的演进历程,尤其是通过沉浸式数字展箱、多媒体放映与技术展区,生动呈现恐龙复原的科学过程。现场最引人注目的,莫过于利用3D打印技术精准复原的恐龙模型,孩子们凑近展柜,不时发出“哇”的惊叹,仿佛步入了一条连接史前与现实的时空隧道。

那么,数字化复原究竟有多酷?答案藏在一整套“硬核装备”里:高精度3D扫描仪以0.025毫米的惊人精度,为化石拍摄“高清写真”,连最细微的纹理都清晰可见;专业CT设备对化石进行“全身扫描”,让内部骨骼结构一览无余;科研人员化身“数字雕塑家”,在虚拟空间中精准地拼装骨骼、模拟肌肉附着、校准身体姿态,甚至利用AI修复缺失的部分;最终,3D打印机以不到0.1毫米的误差,将栩栩如生的立体模型完美“打印”成形。

正是这一系列“硬核”科技的协同,共同构成了复活古生物的“数字魔法”。据悉,本次展览由广西自然博物馆和恐龙奥秘科学馆联合举办,它不仅是一次与巨兽的跨时空邂逅,更是一堂生动的科普课堂,展期将持续至11月30日。
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