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小泉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10%,聚焦细分领域塑发展新格局
导语:近日,中国刀剪第一股张小泉(301055.SZ)披露三季报,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56亿元,同比稳步增长27.39%;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02.71万元。业绩稳步向好的同时,公司研发费用也持续稳增,截至三季度末,公司研发费用达1774.35万元,同比增长11.86%。
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近年来张小泉在研发端持续发力,研发费用稳定增长,使得公司在技术专利等方面取得不错的成效,进而将创新成果应用于产品端,老字号+创新,张小泉正以过硬的产品品质获得消费者青睐。业绩便是产品认可度最好的说明,据2022年三季报,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线上渠道收入大约为3.7亿元,同比增速接近50%;从产品端来看,厨具厨电事业群同比增速超过60%,刀剪具同比增速20%。
研发创新领域持续投入 专利技术行业领先
财务数据显示,张小泉2018年-2021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878.97万元、1677.82万元、2006.51万元以及2287.77万元,呈持续稳步增长态势。行业对比来看,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占比2.74%,超过某些同行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占比。
研发团队来看,截至2021年底,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多达95人,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达11.24%,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目前公司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产品领域仍在持续投入,预计未来公司的研发投入将不断提升,研发团队的潜力及后劲将在公司未来发展中凸显。
在研发端不断发力的背景下,张小泉获得诸多的技术专利,为过硬的产品品质奠定了强大的基石。据招股书,截至2022年上半年,公司已获得专利148项,其中发明专利2项,实用新型专利 41项,外观设计专利105项。
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早在2006年就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其创始人张小泉首创的“镶钢缎制”技艺,至今仍被广泛应用,无法被现代科技完全替代。在传承的同时,张小泉高瞻远瞩,重力打造前沿研发中心、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引入,在阳江建造智能制造中心,建立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实习基地,引进大批高精尖科技人才及创新科研团队,在多位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的带领下,联合研发了一系列行业首创自动化设备生产线。
聚焦消费需求细分,重塑企业发展新格局
消费端来看,不同于快消行业,刀剪类耐用消费品行业代际迭代升级趋势明显,企业端需敏锐地观察到消费者在细分领域的需求,并且及时地满足大家的需求,才能更好地达到消费者的预期,才能顺利从代际升级变迁中赢得先机,因此产品设计创新、技术创新在该领域都尤为重要。张小泉在近期调研活动信息中表示,公司将考虑从以往的单品优先的模式,逐渐增加整体系列产品的推出,提供产品系列化的辨识度和整体性。
作为国内刀剪龙头企业,张小泉从未停下进取的脚步,公司在拥有核心技术并不断创新的基础上,应用至产品端持续推陈出新,拓宽现有产品矩阵。目前,公司已构建了刀剪具、厨具厨电、家居五金三大产品矩阵,同时公司积极拓展美容个护、园艺工具等新品类。
此外,公司还建立了成熟的产品更新迭代机制,根据消费者的反馈不断完善公司产品,以保证公司的产品布局符合市场需求发展趋势,兼顾产品的多元化和精品化。
在技术壁垒等赋能下,公司研发的新品历年来都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反馈,数据显示,2018年至2020年,公司当年新增产品的销售金额分别为828.92万元、6816.98万元以及1.91亿元,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2.06%、14.22%以及33.68%,占比逐步提升。
品牌端来看,由于刀剪产品很难被消费者直接横向进行参数比较,同时使用周期、产品力验证周期较长,消费者较难作出准确的判断。知名品牌的存在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,同时也较好地阻隔了行业内的新进入者。
聚焦至张小泉,这家拥有近四百年厚重历史的“中华老字号”企业,历经几百年的锤炼锻造与创新,构建起强大的品牌壁垒,“良钢精作”的品牌祖训历代相传,对产品的精雕细琢,对技术的精益求精,已深入人心,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。
技术奠基、产品创新、品牌赋能,“刀剪龙头”张小泉继续以引领行业的优势在前进的道路上加速迈进。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